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专业申报与筹建工作,我院教师代表赵玉、曹宇星、梁乐明、陈雪梅、王竹君、陈军、许成果、蒋凡一行8人,7月3-4日赴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及江南大学进行专业建设调研交流。
7月3日,我院教师代表团首站抵达南京师范大学bevictor伟德官网。南京师范大学田俊华、赵丽、叶晓玲、王丽英、姜杰老师周到安排并热情迎接。双方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并就教育技术学微专业开设与人工智能教育新专业申报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座谈会上,两校教师结合智能时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趋势,分享了各自在课程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和智能教育产学研合作中的经验和观点。会后,教师们深感挑战与机遇并存,做事需要思考底层逻辑才可以立得住,与此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底层基础能力。


交流活动第二站,我院教师代表团于7月4日上午抵达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单美贤、刘永贵、陈耀华、程薇、陆凯莉老师精心组织并给予热忱接待。双方就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室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就人工智能教育新专业申报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在座谈会上,两校教师分享了各自在课程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经验和观点。会后,教师们认为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两条腿走路,专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走出一条路。


行程的最后一站,我院教师代表团于7月4日下午来到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南大学刘永向、姚佳佳老师悉心安排与热情接待。双方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专业培养方案、科研创新及人工智能教育新专业申报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在座谈会上,两校教师分享了各自在课程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经验和观点。会后教师们表示,江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升学率达60%以上,在学生出口方面的有效举措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


上述各校与会教师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正在重塑传统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深度变革。通过此次交流,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需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加强AI+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撰稿:蒋凡 初审:曹宇星、赵玉、梁乐明 终审:谢德新)